•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矮子 > 文化,影响战争胜负的深层次因素> 正文
文化,影响战争胜负的深层次因素
文档来源:互联网络 文档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0-2-1 5:37:19
近几场局部战争表明,要想彻底和真正地战胜对手,深刻理解对方的作战动机、意图、思想和文化背景,往往比单纯地增加军队数量、提高武器质量还重要

从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开始,到去年12月30日在伊斯兰教重大节日宰牲节的第一天处死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侯赛因,几乎没有人怀疑美国在军事上所取得的绝对优势,但又有谁敢说,美国已赢得了伊拉克战争呢?时至今日,就连美国总统布什也表示美军并未赢得伊拉克军事行动的胜利。相反,乱象丛生的伊拉克依旧是美军损兵折将的伤心地。截止2007年1月,已有近3100名美军士兵将自己永远留在了那里,与此同时,更多的美国士兵又将伴随着布什的伊拉克新政策被派往他们的梦魇之地——伊拉克。由此,人们从这场力量悬殊确又欠拖难决的战争中嗅到了一种新的对抗味道——文化的交锋;也悟出了一个新的道理,文化的力量并不比武器的力量差多少。

“一场文化的冲突”

美国人对陷入旷日持久的伊拉克战争是始料未及的,尤其是遭遇伊拉克人的强烈反抗,人员伤亡不断增加更让美国政府和军方十分头痛。

据美国《防务新闻》报道,新年伊始,驻伊美军死亡总数已经超过3000人,仅去年12月死亡人数就高达100多人。面对非常规的自杀式袭击方式,一些参加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的美军高级军官也表示,战争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特别是美军在伊拉克与反美武装分子作战时,屡屡侵犯伊拉克宗教文化的敏感地带,由此引发的示威游行和抗议复仇源源不断,并将更多的伊拉克民众推到了反美武装分子的一边。在这样一个完全陌生的社会和文化环境中作战,面对“土生土长”的对手,美军的技术优势大大丧失。难怪五角大楼的一位高官感言:“这是一场人的战争、一场文化冲突,而不是技术的战争。”

伊拉克战争已经证明,技术优势使美军能够打赢“网络中心战”,但却缺少文化感知能力和战争艺术来打赢一场“文化中心战”。当前,文化因素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战术技术的重要性,习惯于从技术层面看待作战问题固然正确,但是当对手采取非常规手段作战时,深刻理解对手的文化背景,提高文化认同和感知能力,往往比单纯地增加军队数量、提高武器质量更为重要。如果只习惯于用军事手段解决战争问题,不重视运用文化力量,就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赢得战争的胜利。技术上的失利很容易认识到并得以纠正,而“人文”层面上的失败却棘手得多。对此,驻伊美军新任司令彼得雷乌斯中将就表示:对付反美武装的最佳方式不是开枪,而是重视当地的文化、宗教等因素。

越来越重要的软性战斗力

近年来的几场局部战争表明,解决战争中的文化问题十分重要,有时甚至比“火力杀伤”更有威力。美军第3步兵师的一位指挥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表示:战斗中知道敌军坦克的位置不太困难,让我们头疼的是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手持ak-47或火箭筒的武装分子。我们有很强的战场感知能力,但缺乏“文化”感知能力。这位指挥官的话一语中的地表明了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所面临的文化窘境。这也说明,现代战争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能否更快地适应陌生的、充满不确定性的文化环境,将是影响战争结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般来讲,军事作战能力分硬性战斗力和软性战斗力。前者主要指武器装备的技术先进性;后者包括军人精神品质、部队士气、对作战地域的文化、宗教、民族等知识的了解和把握能力。在现代战争中,以文化等为要件的软性战斗力对战场胜负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大,美军目前陷入伊拉克战争的“泥潭”就是明证。因为人类的暴力行为虽然继承了动物社会的许多本质和特征,但它毕竟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进程一路走来,并不断强化自身的存在和影响的。所以,人类战争中亦有相当部分内容属于文化的范畴,这是不争的事实。就此意义而言,文化对战争的胜负有着重要,有时甚至是决定性影响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了。这也是当初靠军事技术优势“打下”伊拉克的美军,现在不能再单靠坦克和机枪去对付反美武装以及“控制、管理”伊拉克的原因所在。

对于文化因素在战争中的重要性,俄罗斯军事专家罗米奥洛夫曾有过十分贴切的评论。他说:在现代战争中,军人不能是军事上的“巨人”,文化上的“矮子”。俄军在最初的车臣战争中就有过这样的教训:很多士兵不懂当地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结果引起了一些老百姓的愤怒,给军事行动带来不少麻烦。因此,在两军对垒的战场上,“文化”的重要性丝毫不亚于“武器”的重要性。

先要完成文化的转型

可以预见地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文明程度的提高,文化会越来越多地渗入到战争的肌体中,并成为战争致胜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一个必解的战略课题。面对这种情况,,

【打印】 【大】 【中】 【小】 【关闭】
本类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