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增高 > 表面活性剂乳化作用> 正文
表面活性剂乳化作用
文档来源:Internet 文档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0-2-1 2:15:52
产品有匀染剂、乳化剂、分散剂、渗透剂、净洗剂、柔软剂、添加剂、抗静电剂、精练剂、增稠剂、消泡剂、珠光剂、脱模剂、固色剂、农药乳化剂、化纤油剂、聚醚、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乙二醇单(双)酯、司盘、吐温、醇醚磷酸酯、多元醇酯等20多个系列、300多个品种,广泛应用于纺织、印染、化纤、染料、医药、农药、化肥、橡胶、塑料、食品、造纸、皮革、日化、涂料、金属加工、环保、混凝土等领域。 联系电话:15950875221
两种互不混溶的液体,一种以微粒(液滴或液晶)分散于另一种中形成的体系称为乳状液。形成乳状液时由于两液体的界面积增大,所以这种体系在热力学上是不稳定的,为使乳状液稳定需要加入第三种组分——乳化剂,以降低体系的界面能。乳化剂属于表面活性剂,其主要功能是起乳化作用。乳状液中以液滴存在的那一相称为分散相(或内相、不连续相),连成一片的另一相叫做分散介质(或外相、连续相)。 一、乳化剂和乳状液 常见的乳状液,一相是水或水溶液,另一相是与水不相混溶的有机物,如油脂、蜡等。水和油形成的乳状液,根据其分散情形可分为两种:油分散在水中形成水包油型乳状液,以o-w(油-水)表示;水分散在油中形成油包水型乳状液,以w-0(水-油)表示。此外还可能形成复杂的水泡油包水型乳状液,以w—o—w(水-油-水)表示和油包水包油型乳状液,以pw-0(油-水-油)表示。工业上遇到的乳状液体系还有含固体、凝胶等复杂的乳状液。一种液体以微粒分散在另一液体中所需的功(w)等于液体表面积增大值△a乘以表面张力γ: (式一) 由式一可看出,乳化剂降低表面张力可使机械功明显减小,反之机械能和物理化学能也都可以起乳化剂做功的作用。在实际制备乳状液中,常常把两者结合起来。例如,对固体进行乳化,首先通入热能使之熔化为液体,然后加入乳化剂进行乳化。单纯以机械能制备乳状液,得到的分散体系很不稳定。乳状液破坏时,分散相粒子很快地聚集,最终导致两相分离。影响乳状液稳定的因素有:①内相的分散程度;②界面膜的强度;③外相的黏度;④相对体积比;⑤两相的密度。 为了使乳状液长时间地保持稳定,需要在其中加入助剂以抑制两相分离,使它在热力学上稳定。例如,使用稳定剂提高乳状液的黏度和界面膜的强度,可使以机械方法制得的乳状液保持稳定。 烃类胶体具有与乳化相粒子相互作用的能力,故能以络合的方式加成到被保护的粒子上,使被保护粒子的电荷和溶剂化物膜增强,体系的稳定性得到增高。乳化剂是通过降低界面张力和形成单分子界面膜使乳状液稳定的。 在乳化作用中对乳化剂的要求是:①乳化剂必须能吸附或富集在两相的界面上,使界面张力降低;②乳化剂必须赋予粒子以电荷,使粒子间产生静电排斥力,或在粒子周围形成一层稳定的、黏度特别高的保护膜。所以,用作乳化剂的物质必须具有两亲基团才能起乳化作用,表面活性剂就能满足这种要求。 二、乳状液的鉴别 如上所述,乳状液分为水包油型和油包水型两类,根据油、水性质的不同可对乳状液进行鉴别,方法有如下五种。 1.染色法. 苏丹ⅲ为油溶性染料,在乳状液中加入少量此种染料,如乳状液整体呈红色则为w-0型乳状液;如染料保持原状,经搅拌后仅液珠带色则为0—w型乳状液。若在乳状液中加入少量甲基橙,乳状液整体呈红色则为0—w型乳状液;染料保持原状,经搅拌后仅液珠带色则为w—o型乳状液。为提高鉴别的可靠性,往往同时以油溶性染料和水溶性染料先后进行试验。 2.稀释法 0—w型乳状液能与水混溶,0—w型乳状液能与油混溶,利用这种性质可判断乳状液类型。例如,将乳状液滴于水中,如液滴在水中扩散开来则为0—w型的乳状液,如浮于水面则为0—w型乳状液。还可以沿盛有乳状液容器壁滴入油或水,如液滴扩散开来则分散介质与所滴的液体相同,如液滴不扩散则分散相与所滴的液相同。 3.电导法 水、油的电导相差很大,借此可确定乳状液的类型。0—w型乳状液较w—o型乳状液电导大数百倍,所以在乳状液中插入两电极,在回路中串联氖灯。当乳状液为0—w型时灯亮,为w—o型时灯不亮。 4.滤纸润湿法 此法适用于重油和水的乳状液,将乳状液滴于滤纸上,若液体能快速展开,在中心留下一小滴油,则乳状液为口w型的;若乳状液不展开,则为w—o型的。此法对于在纸上能铺展的油、苯、环己烷、甲苯等所形成的乳乳
【打印】 【大】 【中】 【小】 【关闭】
本类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