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长高 > 父亲的心愿> 正文
父亲的心愿
文档来源:互联网络 文档作者:admin 发表时间:2010-2-1 5:33:54
父亲生前有个愿望,那就是再工作几年。在 临近退休的几年,父亲时不时念叨,象是自言又象是在对我们说。我们无言以对,回答不了父亲提出的要求。要再工作几年,得有两个条件,一是身体允许,父亲有这个愿望,多数是对自已身体和精力的自信。父亲从家到学校,来回步行,几十年如一曰,一天三个四个来回,五里路程来回就是十里。父亲羡慕人家骑着自行车,但父亲只能说说而已,一辆自行车少说也得三个月工资,正常开支都入不敷出,那还有多余的钱做其他事惰。父亲每天来来回回练就了一双铁脚板,身体精瘦精瘦的,他十分自信自已的身体和精力。唯一不足的是耳背了,话音听不真切,说话嗓门大,自已听不见还以为别人听不见。第二是组织允许,那时人事部门对离退休工作抓得不是很紧,自己不去办理,他们是不会催你办理 的。父亲一直没有主动去办理 。学校的领导大多数是父亲的学生,不好冷了父亲的心,让父亲上讲台,又于心不忍。

学校衡量再三安排父亲搞收发工作,父亲似乎很满意,以前忙于工作,很少有时间看报纸杂志,这下可先睹为快,慢慢品味了。

父亲小时候看戏学吼过几段秦腔,虽然不太正规,可细听起来还是有浓浓的秦腔秦味的。学校的小道上,父亲一手提着自编的包装带提兜,一手拿着就要送出去的报纸书信,猛然间秦腔秦味便吼唱起来,惹得老师学生惊眸回身,露出浅浅的善意的微笑。

父亲最喜欢《周仁回府》周仁的唱腔和《劈山救母》小沉香的唱腔,父亲一张口唱,保准是这两段唱腔中的一段,父亲只要一高兴,便会唱道:“小沉香未开言,泪流满面……”小时候我不理解唱词内容,可知道父亲正在兴头上。

和父亲一起出去撅 猪菜、砍柴、捡洋芋、捞石头,父亲总少不了唱几句秦腔,这大多是在我们“收兵回营”的时候,大有得胜而归,班师回朝的气势。开始的时候面对将要做的活路,父亲像是对我们又像是对自己说:“不容易哩!”父亲领着我们没有退缩,默默地做下去,成绩渐渐有了,父亲露出了信心和勇气。

捞石头是父亲创家立业实现宏伟计划的第一步,要给儿子留点遗产,儿媳妇进门得有个住处。

一位本家的长者看到父亲带领我们每次发洪水时去捞石头、抬石头,一块石头捣腾好几次才能搬运到位置上,感慨地说;“愚公移山哩!”父亲苦涩地一笑随即又乐意的点点头。每次发洪水抢着捞石头,一块块堆积起来,一块块抬到岸上,又一块块抬回家,若蚂蚁搬家,不像愚公移山又象什么呢?

在我们和父亲为箍窑洞日日劳作之中,父亲拖着疲惫的身体,望着众多的活路,多次自嘲地说:“愚公移山哩!”父亲感觉到了自不量力的艰辛和苦涩。

石头捞够了,又捞石灰石,父亲给不同色彩、质地的石灰石命名“羊肉石”,“鸡粪石”,俨然一个行家里手。五年后,我们院子堆满了石头,石灰石。

修窑洞所需的材料渐渐备齐了,我们弟兄几个也渐渐长高了。正式箍窑时只请了两个砖匠,小工就是我们弟兄几个和亲戚自家帮忙的。

窑洞在我们熬煎和企盼中竣工了,父亲黑瘦的脸上露出疲惫的笑容,临晚打扫工地时又哼起那铿锵激昂的乐曲。

多少年的思谋,多少年的努力奋斗,终于有了个结果,两孔灰蓬蓬的砖窑洞屹立在那儿了,这就是创家立业,这就是艰难的生活和磨练。父亲像脱了几层皮,但他心里高兴,总算给儿子做了点事,可以告慰自已的人生了。

父亲一连休息了几天,每天站在新窑洞前,像一个艺术家在欣赏自己最得意的作品,端详着站上半天。

父母在动手箍窑之前就商定勒紧裤带,从牙齿上刮也要把窑箍起来。但窑洞是箍起来了,门窗却迟迟做不上去。先是母亲生病,后是我住院治疗,每月敷不衍出,加之父母约定每月就是再紧再困也要从父亲 的工资中扣除一定的钱还账。生计就艰难了。母亲说生病是吃不进去。没吃的是我们箍窑以后最严重的问题,我们弟兄几个人大饭量也大,又长骨头又长肉,那点饭早早消化的无影无踪,等不到放学,肚子就咕噜噜直响。

父亲把那几个为数不多的钱掂量着花,常在自由市场转过来转过去,为量点便宜的粮食,讨价还价,掂量推敲几番才最后下决心。

买回的粮食维持不了几天,又得去买。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父亲借钱还钱。借钱频繁, 还钱也频繁,下半月借钱,上半月还钱。父亲心里始终本着一条老百姓的信条:好借好还再借不难。每次钱额不大,以便下次能还得上。

我们陷入了恶性循环的境地,越没有粮,好象越能吃,越能吃越没有粮。衣服就更没有机会购置了。小学六年级我不敢和同学们一块玩耍,背对着墙壁,怕让同学们看见我露着棉絮的背心,尤其是怕女同学看见。上了初中和父亲到了一个学校,我发现父亲是全校老师里穿戴最差的一个,一件衣服一年四季不下身,开春了一条挖了棉花的夹裤高高地吊在父亲的腿上,布色都磨的花白了。我从学生队伍向后看,操操
【打印】 【大】 【中】 【小】 【关闭】
本类最新更新